• 首页 / 新闻公告 / 正文
  • 深切缅怀西南联大杰出校友潘际銮先生


    7EC3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专家、西南联合大学杰出校友潘际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一个人可以为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

    他从不起眼的“焊工”做起

    突破普通人对焊接的想象

    勇于攀登 攻克难关

    他的科研成果

    经济价值早已高达千亿

    为国家许多重大工程

    解决了焊接领域的难题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焊接泰斗”

    我国焊接专业的创建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际銮


    “国家需要,我必须得去

    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

    六十多载岁月里

    潘际銮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需要

    紧密相连

    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

    合作制造出我国第一根

    6MW燃汽轮机压气机焊接转子

    在国内外首创

    爬行式全位置弧焊机器人

    担任中国第一座

    自行设计建造的实用型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的工程顾问

    为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

    在北京奥运会前顺利开通作出贡献

    ……

    淡泊名利,只求贡献

    许多“国之重器”的背后

    都有他的付出与奉献


    潘际銮1927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西瑞昌,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并留校任教至今。曾于1992年至2002年受聘担任南昌大学校长。1956年4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潘际銮长期从事焊接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创新性成果,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创造了多项“第一”,推动了先进焊接技术装备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引领和带动了国际焊接工程科学发展。他参与解决了我国多项重大工程问题,让高铁轨道“天衣无缝”,让核电站“密不透风”。他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焊接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和清华大学焊接专业。

    潘际銮曾获得众多荣誉和奖励,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国焊接学会最高荣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曾被授予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两次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从10岁到18岁,我在昆明度过了人生中很重要的8年。”潘际銮院士一生中最宝贵的青少年时光与云南和西南联大紧密相连,他一生弘扬、践行西南联大精神,以自己的成长、成才经历使广大青年学子走近联大、感悟联大。


    下面,就让我们怀着温情与敬意

    走近潘际銮院士在西南联大

    那段为国读书的峥嵘岁月



    失去家乡的少年

    “1937年底,日本军舰开进了吴淞口,紧接着南京也陷落了。1938年,我们一家背着铺盖卷离开江西老家,成了难民。”潘际銮说,在逃难途中,他不幸感染伤寒,在生死的边缘徘徊。在持续的高烧与昏迷中,他几乎是趴在父亲背上抵达广西的。父亲宽厚温暖的肩膀,成为他在逃难路上最清晰的记忆。

    经过数月颠簸,一家人在昆明落脚:“在昆明也是居无定所。一般是父亲在哪里工作,我们全家就搬到哪里。昆明周边的禄丰、安宁、弥渡,我都呆过。在考进西南联大之前,我念过6所中学。”

    57D0

    抗战时期的昆明城门

    刚到昆明时,潘际銮一家人借住在少数民族群众家中。一楼两侧的屋子是主人的房间,正中的大厅是牛圈。牛圏上方原是堆草料的地方,被主人家腾出来给客人住。二层的楼板留有缝隙,天气热的时候,牛圈中的气味便蒸腾到潘家的房间。

    由于家计十分艰难,潘际銮有时进学校读书,有时又不得不辍学做些零工帮补生计。“母亲那时候在外面摆香烟摊子,靠卖出一支一支的香烟贴补家用。云南水果不是特别多吗?我母亲就让我从乡下担一些水果到城里去卖。路上本可以搭一段火车,但我们没钱买车票。母亲让我穿上哥哥的军装,装成士兵,希望能免费搭车。我那时候十三四岁,营养又跟不上,长得很瘦小。检票员看到我,说什么也不相信我是当兵的,拉住我一定要让我买票……”

    在极其不稳定的生活状态中,潘际銮全凭兴趣学习。“外在的动力是没有的,那时的驱动力就是对念书的兴趣。所以我后来觉得,学习是别人帮不上忙的事,必须得靠自己。自己有动力,才能学得好。”

    1944年,不满17岁的潘际銮参加云南省全省会考,考了第1名。“榜单张贴在很热闹的街上,我的名字排在第1个。但家里人都觉得是很自然的事情,父母亲甚至连赞扬的表示都没有。所以我自己也觉得平常。”

    16866

    潘际銮在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注册片

    凭着会考第1名的成绩,潘际銮被西南联大直接录取。“我父亲在铁路上工作,是做文职的。他接触过很多技术人员,很早就认为技术非常重要。这个观点,我们几个孩子都接受了。”受父亲的影响,潘家的孩子几乎都报考了工科院系。潘际銮选择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在工学院的日子

    在西南联大,拓东路工学院是一处有些特别的存在。其他院系的学生热衷选修或旁听其他院系课程,工学院学生却很少这样。其他院系的学生常常在校外兼差以改善生活,工学院学生这样做的同样很少。“没有办法,工学院的学习非常紧张。”潘际銮说,每学年,工学院都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而重修。

    1F70

    1944年潘际銮在西南联大

    机械系有不少老师以要求严格著称。教机械学的孟广喆教授,总以考倒学生为乐。“我们背地里叫他‘孟老二’,但心里是很佩服他的。因为越是有水平的老师,要求越严格。”因为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太多,孟老师还发明了“开方乘十”的计分方法。“把你的卷面分数开平方之后再乘以10,比如考36分,开方乘10之后,就是60分了。但这不是降低要求,反过来是因为要求太高,卷面分虽然低,实际水平是不低的。”

    C09A

    孟广喆教授,前排左二

    “机械系的老师,很多是从国外回来的。有留美的、留英的、留德的。”潘际銮回忆,因为有留学背景的老师多,机械系许多课程是全英文授课。教水利机械的李辑祥教授语速慢、吐字清晰,又很有逻辑。学生们把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一堂课讲完,就有了一份英语讲义;一学期下来,就是一本教材。教热力学的庄前鼎教授则语速很快,还带口音。学生们有时听不懂,只能靠课下啃教材。

    工学院使用的教材也大都是外文的:“数学最好理解,文字少、公式多;物理就不行,大段的文字,看不懂就理解不了。”为了过语言关,潘际銮字典不离手,背生词、查资料,下了死功夫。“头3个月非常困难,后来慢慢能看懂了。那时英文水平提高得也很快。”

    语言只是第一关。西南联大的教学,对潘际銮的学习方法也是一大挑战。“我中学时物理学得非常好,但在大学里第一次物理考试就不及格。”挫败感是前所未有的,潘际銮默默地从中寻找原因。“我发现考试的内容不仅仅是老师课堂上讲到的内容。我过去习惯了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这个时候就感觉到不够了。”分析了自己的问题,潘际銮在学习上更加注重触类旁通。对于一个问题,他不再满足于课堂上的讲授或者教材上的分析,而要尽可能搜集相关资料,把问题彻底弄懂,融会贯通。在此后的科研工作中,他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惯。“老师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西南联大虽然只有两年,但改变了我的治学习惯。”

    A038

    1948年,潘际銮(圆圈标记)毕业照



    “我们的勤奋是超越功利的”

    受战争的影响,西南联大的办学条件十分有限。潘际銮记得,当时的宿舍是一间大开间,铺了20张双人床。40个学生挤在一间屋子里生活。房间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床板里还寄生着臭虫。宿舍没有浴室,无论冬夏,大家都只能打井水洗脸擦身。

    CCAB

    联大宿舍一角

    “我们没有名利的想法。国家都快亡了,哪里想到去当个什么长、弄点什么钱。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国家兴旺,我们也许有出路;国家不兴旺,也就谈不上前途。那时的勤奋,都是超越功利的,个人的欲望很少。”从中学到大学,潘际銮学习的动力由纯粹的兴趣转向了“担负起天下兴亡”。

    “梅贻琦的观点是,大学是大师之学。西南联大办教育,所有院系请老师,都是当时那个领域里最杰出的人物。那时候的老师们也非常不容易。拿工学院的老师来说,国家那样困难,他们还是回来了。他们从国外带回先进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内容,虽然是在战时,还是让我们接受到现代化的、先进的教育。”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是西南联大师生之间共有的默契。教师倾囊相授,学生努力奋发,目的都很明确——让国家强大起来。

    B405

    潘际銮院士与焊接机器人

    潘际銮说:“人的一生中,价值观的确立就是在那么一段时间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为国家奉献的决心,成为他贯穿一生的坚持。“后来选择焊接作为研究方向,有人说这是‘焊洋铁壶的’。但我想,只要这是国家需要的,那就应该去做。”



    重温联大梦,永远联大人

    2016年3月24日,潘际銮院士做客西南联大讲坛第二十四讲,带领现场观众回味历史,探寻战火硝烟中的联大精神,并与现场观众围绕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了交流。

    EEA3

    “回到这里好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潘际銮院士感叹到。89岁高龄的潘院士精神矍铄,讲述了那个滋养他青春岁月的校园——西南联合大学。几十年过去了,西南联大成了历史,但在老校友的眼中,一切都还历历在目。潘院士回忆当年的联大,那些日子既艰辛又充满乐趣。铁皮屋顶、木格窗,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的屋子就是当时的校舍。

    说到联大就不得不说茶馆,窄陋的小街、石板路、汽油灯,那些小小的茶馆成了联大学子们自习的主要场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茶馆文化,同学们捧一本书在茶馆中一坐就是一天。“汪曾祺1984年在《泡茶馆》一文中就写道,他最初的几篇小说,都是在茶馆里写的”。

    国家在危难之中,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了联大三次参军热潮,1000余名西南联大学子参与到了救亡图存的队列之中。在抗战的背景之下,学生们的心中只有那么几个念头:“思念家乡”“勤奋学习”“抗日救亡”“捐躯赴国难”。谈起这些,潘院士感慨良多,“有些同学牺牲了,有的同学没了下落”。抗日战争中的西南联大就是这样,在战火中成长,那一代人的青春也在硝烟中辉煌。

    “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但这所学校给我们的影响并没有就此结束。今天我们还传承着它的文化和精神”。西南联大的记忆在潘际銮院士这一代人的心中永存。潘院士激动地向我们介绍当年他们最喜爱的歌曲,展示他参与“西南联大建校七十五周年纪念大会”的视频。视频中,老校友们合唱“西南联大校歌”《松花江上》《毕业歌》。潘院士说,这些歌是当年爱国情怀的表达,是如今对联大生活的眷恋,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12463

    1A5F2

    潘际銮院士在我校党委书记(时任校长)蒋永文陪同下参观西南联大讲坛历次回顾展

    4E37

    潘际銮院士为西南联大讲坛题词留念

    23A10

    3月25日,潘际銮院士参观了西南联大旧址。过程中,潘际銮院士不断回忆西南联大时期的学习生活,对联大充满了热爱之情,对后学寄予了厚望,也对学校为西南联大文化传承所作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15413

    潘际銮院士与夫人李世豫在西南联大仿制门前合影

    83298

    3月24日,潘际銮院士向图书馆捐赠了英文专著《Arc welding control》《弧焊控制》以及《一个院士的足迹》和《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潘际銮传》等图书的签名本。潘际銮先生的赠书丰富了学校图书馆的西南联大专题特藏文献资源,增添了学校图书馆“西南联大文库”特藏的内涵特色。


    2018年10月31日,欣逢西南联大在昆建校暨云南师范大学建校八十周年,潘际銮院士重返母校,与郑哲敏、陈秉良、许渊冲、夏世铎等西南联大校友欢聚一堂,参加校庆系列活动,共同回忆在联大的青葱岁月。

    F4C9

    10月31日上午,西南联大博物馆暨《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仪式在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举行,潘际銮院士为西南联大博物馆开馆揭牌。

    2018年11月1日,西南联合大学在昆建校暨云南师范大学建校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我校呈贡主校区启园体育馆举行,潘际銮先生代表西南联大校友致辞。潘际銮先生讲到,西南联大八年期间为我国培养出大量的杰出人才,为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座丰碑。纪念西南联大就是要传承西南联大的办学精神和教育理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潘际銮先生还分享了这次重回昆明看到在西南联大新校区原址上复建的各种遗迹时的激动心情:“当年在此度过的艰苦生活历历在目,也使我们想起当年我们为国家兴亡而奋斗的精神。我们的校友都是90以上的高龄同窗,能够在此相聚十分难得,十分高兴。”

    12AC8

    12420

    11月1日下午,“大师与青年学生对话”活动在我校呈贡主校区汇文二栋101报告厅举行。潘院士面带微笑,还不时和身边的医护人员交流,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而他那双温和的眼睛总是闪烁着慈祥的光芒。带着老伴一同来参加校庆的他,总是和老伴携手出席每次活动。这位曾经谈到自己“一生只干一件事,只爱一个人”的老先生,向所有人展现了他身上独特的魅力。

    12FCF

    在与青年学生对话时,潘际銮老先生总是抢先积极回答问题,尽管握着话筒的手总是颤抖着,但潘老先生依然专注倾听,认真回答,还时不时调侃曾经的同窗。当被问到“西南联大精神到底是什么?”潘际銮先生的回忆滚滚而来,“当时我们学生们非常勤奋,为了国家兴亡学习,没有名利思想,我们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国”。倚靠在茶馆的破书桌边看书,不舍昼夜地挑灯钻研;极力克服简陋破旧的教室环境,一丝不苟地投身学习,艰苦的环境下,酝酿了联大人“刚毅坚卓”的品质。潘先生强调,西南联大不仅教会了数万学子真知,更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潘老先生说,一个人不仅要为自己的事业努力,更要为国家的发展而奋斗。他打趣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当年91岁高龄的潘老又投入到一种爬行机器人代替焊接技术的研究中,这是他对联大精神的恪守与秉承。

    149A8

    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追忆联大时光


    “让自己的科研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是我一生追逐的目标。

    我的工作对国家有贡献,

    我很安心、很高兴。”

    潘际銮先生用一生去践行

    西南联大精神

    “中兴业,需人杰”

    他将自己与国家命运

    紧紧的“焊”在了一起


    国之栋梁,大国工匠

    潘际銮先生,您一路走好!


    (师宣)


    相关推荐
    重点筹资项目联系我们
  • 文化传播基金
  • 师资队伍建设基金
  • 学生实践基金
  • 基金会工作基金
  • 校友工作基金
  • 80周年校庆专项基金
  • 联系电话:0871-65912815
  • 邮箱:ynnuef2018@163.com
  • 网址:ynnuef.ynnu.edu.cn
  • 邮编:650500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 微信公众号


    校友会手机版

  • 校友会手机版
  • 基金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