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考察调研西南联大旧址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十届省委第十一次全会精神在我校落地落实,全力用好西南联大历史文化资源,抢抓重大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和服务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12月13日,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许智宏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顾秉林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饶子和院士受邀莅临我校调研指导并为“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高等研究院”揭牌。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世波,我校党委书记饶卫、校长蒋永文、其他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参加活动。
上午,三位院士来到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在北京大学纪念亭、清华大学纪念亭、南开大学纪念亭前种下纪念树,并参观了西南联大原教室、“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西南联大纪念碑、西南联大博物馆,重温西南联大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光荣历史。
随后,在田家炳教育书院二楼会议室,三位院士出席了“新时代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爱国精神、推动云南师大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会。
蒋永文校长在会议致辞中表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与云南师范大学血脉同源,共同传承着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高等研究院”的揭牌,是我校改革建设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学校将紧扣“高起点规划,引进高端研究团队,产出高层次成果,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目标,面向国家和云南重大需求与科技前沿,发挥共建单位协同创新联合体优势,建成影响力较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高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平台和高端智库。
饶子和院士在讲话中指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重要指示精神,是四校共同的责任。自己将与四校共同传承弘扬好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为“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高等研究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顾秉林院士在讲话中指出,西南联大与抗战相始终,培养的大批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师范大学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新时代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教育救国、读书报国的爱国精神,进一步加强北大、清华、南开、云南师大的联系,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许智宏院士深情讲述了西南联大建校初期,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请建筑家梁思成设计新校舍,迫于经费短缺几易其稿,最终含泪设计茅草顶校舍的感人故事。他还讲述了一辈子扎根云南、从事植物学研究,为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作出卓越贡献,被称为“中国植物活字典”吴征镒院士的故事。许院士表示,心系国家、适应社会、培养通才、追求真理、名师培养精英等教育理念是西南联大办学成功的宝贵经验,自己将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一道助力云南师大高质量发展。
会上,许智宏院士、顾秉林院士、饶子和院士、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世波,我校党委书记饶卫、校长蒋永文共同为“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高等研究院”揭牌。蒋永文校长向许智宏院士颁发“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高等研究院”院务委员会名誉主任聘书,向顾秉林院士颁发“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聘书,向饶子和院士颁发“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聘书。
饶卫书记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三位院士无论是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校长期间,还是躬耕于祖国科技创新伟业之时,一直情系云南,关注云南师大改革发展。三位院士在咨询会上的讲话,是对学校发展的把脉问诊,是对西南联大的深情眷恋,极大鼓舞了云南师大建设一流师范大学的信心。全校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考察调研西南联大旧址重要指示精神,振奋精神、弘扬传统,改革创新、接续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推动新时代云南师大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高质量、高标准建好“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高等研究院”,搭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平台,汇聚和产出优质科技成果,主动服务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加快“八大产业”发展,为努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云南答卷作出更大贡献。
摘自:云南师范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