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
Education changes destiny, funds achieve dreams
教育改变命运,基金成就梦想
携手教育基金会,共绘知识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引发云南师范大学师生热烈反响

时间:2025-03-27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官网 作者: 点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殷殷嘱托,温暖回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在云南师范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师生一致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为推进教育强省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作出云师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云南各族群众,心系云南建设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考察云南、4次回信、2次致贺信,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为我们指明了以开放促发展的实践路径。我将同云南华文学院全体师生一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国际化办学优势特色,做强“留学云师”品牌,拓展教育国际合作领域,提升教育对外影响力,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教育人文合作平台,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做出新的贡献。

——云南华文学院党委书记和雪莲

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考察云南,为边疆高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重要阵地,要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与考察调研我校西南联大旧址重要指示精神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全面、及时、有效地融入思政课中,学习好、阐释好、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的精神要义,牢牢把握住教育的政治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我们将以此次学习为新起点,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边疆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高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阵地、服务国家战略的智库。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健

科技创新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云南是植物王国,也是马铃薯的第二故乡。起源于南美安第斯山、变异丰富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只有在云南才能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云南是国内最好的马铃薯育种基地和成果转化主阵地。我们团队将继续通过实施有组织的科研,加强前沿马铃薯育种技术研究,同时与政府、企业以及种植大户合作开展优质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将特色马铃薯产业与农文旅、大健康产业相结合,探索马铃薯高值化全产业链发展路径,既保障高原粮仓安全,又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和乡村振兴作出云师贡献。

——科技处处长尚轶

作为新时代云南高校一名团干部,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团结带领云师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在守护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庄严承诺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服务边疆教育振兴的实践中锤炼担当本领,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殷殷嘱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云南师范大学校团委书记郑伟俊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考察指导,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云南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实践路径。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科技工作者,以及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我内心深受感动,充满了振奋和期待。我将根据云南的发展需求,以教育为基石,以科技为翅膀,不断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野、深入产业。同时,在教学中融入创新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助力云南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科技处副处长罗毅

得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的家乡云南丽江考察时,我的心中涌起无尽的激动与自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的心田。我深刻意识到文化传承不仅是历史的延续,更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丽江古城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保护好它们,就是守护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让团结之花在中华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

——教育学部2022级教育学专业鲍蕊(藏族)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云南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也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责任与使命。我深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是西部大开发中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支教地的每一堂课我都认真打磨,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助推器,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走出大山再回到家乡,努力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只有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能沉淀真情。我将继续把个人成长与西部发展紧密相连,为云南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心践行“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

——云师第26届研支团华坪分队队长

文学院2024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解夏临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指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作为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文旅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云南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云南经济发展。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生,我亦深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我将继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引导广大云师青年学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云南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云师青马研习社负责人

信息学院2022级人工智能专业宋杨辉(白族)


云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地址:呈贡主校区·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

邮编:650500

滇ICP备05001257号

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