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
Education changes destiny, funds achieve dreams
教育改变命运,基金成就梦想
携手教育基金会,共绘知识蓝图

附中校友风采 | 王雅婕科研成果斐然 助力酶资源开发迈入智能新时代

时间:2025-04-30 来源:云南师大校友会附中分会公众号 作者: 点击:

202546日,师大附中校友迎来了一份振奋人心的喜讯:2007届校友王雅婕率领西湖大学王雅婕实验室团队,与原发杰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重磅论文《ESM-Ezy: A deep learning strategy for the mining of novel multicopper oxidases with superior properties》。这项研究以人工智能驱动合成生物学,实现了从序列比对语义关联的技术革新,为酶资源开发注入智能动力,标志着全球酶发现领域迈入智能计算新时代。王雅婕的卓越成就,完美诠释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彰显了附中学子传承联大薪火、勇攀科学高峰的使命担当。





undefined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8521-y





创新突破:

智能驱动酶发现新范式


传统酶发现依赖序列相似性比对,但当序列同源性低于30%时,功能预测准确率骤降,限制了新型酶的挖掘。王雅婕团队开发的ESM-Ezy策略,基于Meta ESM-1b模型微调,构建蛋白质语义引擎,通过自监督学习捕捉蛋白质序列的语法规则,将酶序列转化为高维语义向量,精准挖掘功能相近但序列差异显著的新酶。这一策略实现四大突破:

1. 低序列相似性检索:以多铜氧化酶(MCO)为研究对象,挖掘出序列相似度<30%、性能更优的新酶。

2. 发现结构新颖酶:新酶Bfre拥有锰/铜双原子杂合活性中心,展现全新氧还原机制;新酶Sulfur缺少高柔性Loop区,成为最耐高温、耐有机溶剂的MCO之一。

3. 无介体污染物处理:新酶实现无介体体系下雷玛唑亮蓝R、氯霉素等污染物的高效降解,为环境修复提供绿色方案。

4. 技术普适性:策略成功应用于药用天冬酰胺酶挖掘,新酶催化活性与稳定性显著提升,展现医药领域潜力。


王雅婕团队的成果不仅为酶资源开发提供了高效智能化方案,更推动了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的深度融合,为环境修复、绿色制造、医药研发等领域注入新动能,体现了联大爱国·济世的精神内核。







undefined

王雅婕入选2022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成长之路:

联大精神铸就科学梦想


王雅婕的成功,离不开云南师大附中所承继的刚毅坚卓精神的指引。在附中求学期间,她沐浴于浓厚的学术氛围,受益于名师教诲,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科学的热爱。2007年,她从附中毕业;2012年,以优异成绩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生物分子工程学士学位,展现出卓越的学术潜能。随后,她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深造,2018年获化学工程博士学位。2019年至2021年,她在该校先进生物能源与生物制品创新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素养。2021年秋,她加入西湖大学工程学院,担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组建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催化实验室,致力于推动学科前沿突破。


从附中到国际学术舞台,王雅婕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追求卓越的志向,书写了从学子到科学家的华丽篇章。她的成长历程,正是联大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传承。









651A







榜样力量:

激励附中学子逐梦未来


王雅婕的成就不仅是个人荣光,更是云南师大附中的骄傲。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附中学子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为广大在校学子树立了耀眼的榜样。她的科研成果,承载着爱国·济世的联大情怀,为解决全球性环境与健康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


云南师大附中校友会将持续关注校友发展,搭建沟通桥梁,凝聚校友力量,激励更多学子传承联大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相信在王雅婕等优秀校友的感召下,附中学子将以刚毅坚卓的信念,逐梦星辰大海,为母校争光,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王雅婕给附中在校学子寄语:"过往不悔,当下不怠,未来不惧。"





云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地址:呈贡主校区·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

邮编:650500

滇ICP备05001257号

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Powered by